走进拥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桐乡市河山镇中心幼儿园(以下简称“河山幼儿园”),明亮的黄色映入眼帘,给人活力、愉悦的感觉,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。
园区更宽敞了、设施更完善了、内涵更凸显了,改扩建后的河山幼儿园,处处焕发着蓬勃生命力。本期《校长访谈》,让我们走进河山镇中心幼儿园,让园长姚纯媛来讲讲幼儿园的蝶变故事。
姚纯媛近照。采访对象供图
记者:30多年来,河山幼儿园的办学理念有变化吗?希望打造一所怎么样的幼儿园?
姚纯媛:第一次来到河山幼儿园时,老旧教学楼上的一排字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的一切”,让我印象深刻。
多年后,当我们提出办学理念时,萦绕在心头的这句话,让我思考良久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在我看来,“幸福”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,“幸福生活”的能力要从娃娃抓起。因此,我们将办园理念定为“让儿童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”。结合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,我们提出了“培养有根本、乐探究、尚真美、具活力、慧劳动的新时代儿童”的目标。
记者:幼儿园将“和合共生 悠然绽放”作为文化基调,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?
姚纯媛:“和合共生”指的是和谐发展、共生共荣,每个个体各有差异,彼此间应该互学互鉴、互补互利、兼容并蓄,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,从而实现“悠然绽放”的生命状态。“和、悠”二字正好也是“河幼”的谐音,“和合共生 悠然绽放”就是告诉每一个河幼人,相信和合共生的力量,走向悠然绽放的美好状态。
记者:2018年,河山幼儿园启动改扩建工程,经过2年的改造提升后,幼儿园硬件有了质的飞跃。具体有哪些变化?
姚纯媛:改扩建后,幼儿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不仅有宽敞独立教室、午睡室、盥洗室的园舍,还有绘本馆、科探室、生活坊、水墨轩等专业活动室,丰富了孩子的学习体验。
其次,在户外场地的设置上,我们借鉴安吉游戏理念,崇尚自然与童趣。房前屋后都是孩子的游戏场、学习场,户外大沙池、泥池、小木屋、囡囡田园、涂鸦天地等,给孩子不一样的游戏体验与发展空间。
记者:蚕文化是河山镇的一张文化名片,河山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上,有何创新?
姚纯媛: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以蚕乡童谣、童年游戏、蚕乡节日等内容为主,并尝试把养蚕实践带入园内。在此过程中,孩子们与蚕宝宝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,也激发了我们对蚕文化的思考。
在重新梳理、提炼实践成果的基础上,我们架构了《蚕语》园本特色课程,以蚕源寻根、蚕语问趣、蚕韵怡情、蚕耕炼能为课程内容,形成浸润五育教育。同时,我们启动“河幼蚕花节”、“我是小蚕农”主题月,以“河幼娃娃逛庙会”为活动载体,串联起蚕乡元素,让孩子在背蚕娘、做蚕花、学养蚕等活动中了解蚕文化,从而培养有根本、乐探究、尚真美、具活力、慧劳动的新时代儿童。
记者: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,一支出色的教师队伍往往能成就一所高质量幼儿园。河山幼儿园在教师团队培养上有何机制和方法?
姚纯媛:在教师团队培养上,我们力求打造一个具有向心力、原动力、发展力的和乐团队。
给老师“定方向”,做好发展谋划,不求走得多快多高,先走稳,让老师敢于迈出步伐;给老师“牵红线”,利用团队中的优势力量做好分层结对,促进不同层级教师的阶梯状发展;给老师“建支架”,创设发展机会,多角度让教师发现自我价值;给老师“注温暖”,注重人文关怀,赋予团队更多温暖的底色,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。
记者:现在很多幼儿园针对幼小衔接都开展一系列活动,您觉得目前大班孩子在幼小衔接上,要做哪些衔接呢?
姚纯媛: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块重要内容。其实,真正的幼小衔接是贯穿整个幼儿期的。因为学习习惯、学习品质、学习能力、生活习惯、生活技能等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是一个缓慢进阶的过程。
在生活衔接上,应建立良好的作息,培养生活自理能力,学习简单劳动的技能;在学习衔接上,应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,着力提升孩子的专注力,保护其好奇心和求知欲;在心理衔接上,应注重孩子责任心培养,同时激发孩子的自信心,引导孩子形成阳光的心态。
相关新闻:
1.本网(桐乡新闻网)稿件下“稿件来源”项标注为“桐乡新闻网”、“今日桐乡”、“桐乡发布”、“桐乡时间”、“FM97.1”“桐乡市广播电视台”等的,根据协议,其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,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桐乡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2.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。联系电话:0573-89399340 市府网:559340
##########